招聘20名中學老師,
其中19名是清華北大畢業,
所有人都是碩士以上學歷……
近日,
深圳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高級中學
(以下簡稱“南外高級中學”)
校招2020屆畢業生的擬聘名單火了。
圖源:南外高級中學官方微信公眾號
事實上,
記者發現,
早在南山外國語學校之前,
深圳中學今年錄用的28名教師中,
畢業于清華北大的也有15人。
清北頂尖人才來中學教書是否大材小用?
什么樣的待遇吸引了他們扎堆前來?
如何避免人才流失?
信息時報記者進行了追訪。
事件:深圳南外13名引進教師清華、北大本碩連讀
記者了解到,深圳南山外國語學校是深圳前八所名校之一,2019年重本率為78.92%,近三年重本率一直飆升。
從南外高級中學公布的擬招聘信息來看,20名錄取教師有13人為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本碩連讀;其中,唯一一名非清華北大畢業的錄取教師來自北京師范大學本碩連讀的畢業生,還曾參編高中地理教材,組織過全國范圍內的地理奧賽。
圖源:南外高級中學官方微信公眾號
除此之外,20名錄取教師中,還有一名教師為清華大學碩博連讀的畢業生,其擁有公開發明專利四項。
圖源:南外高級中學官方微信公眾號
南外招聘清北并非深圳首例,今年深圳中學2019年28名擬聘人員的名單中,所有人均為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位,還有4人擁有博士學位。除去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外,其他的聘用教師也都畢業于所教授學科的頂級學府。
深圳中學2019擬招聘師資
為何非要引進清北畢業生當老師?
校長:想為學生發展提供更好條件
作為一所中學,南外為什么要引進清北頂尖人才?
記者就此致電了南外高級中學校長馮大學,對方以“不想炒作”為由婉拒,并表示“只想認認真真做教育,想為學生發展提供更好的條件”。
而在學校的官方微信上,我們不難看到引入清北畢業生的理由為:
一流師資隊伍是一所高品質中學建設的關鍵,引入高水平教師隊伍就是為培育強潛能的學生,提升整體的辦學實力,學校要實現跨越發展,重點是人才隊伍的跨越,學術水平越高的人才,往往敬業精神與科學精神都很強。
那么,學校是如何一次過把這么多清北的學生吸引過來呢?
知乎上有知情人士表示,這是學校的HR在清北做了廣告邀請名校學生過來,在學校旁邊的酒店看了簡歷就確認的,沒有通過筆試和面試,也導致了不少不明真相的同學陪考。
對此,校長馮大學并沒有回復。但是該校官微上明確表示,引進來自頂尖名校的優秀畢業生,“不是因為‘北大’‘清華’的光環,更因為這些老師都有扎實的學科背景,兼具科學精神、人文素養及教育情懷,可以給予學生更高端的學術引領”。學校希望,這一批具有較強科研背景的高層次人才,能夠根植于學校的教育生態,推進學校課程開發,指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參加國際高端賽事,進而開發學生智慧潛能,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發現并初步培養國家高精尖人才。
什么樣待遇吸引清北學生扎堆?
深圳龍華教師招聘:本科生年薪26萬+
清北學生逃離北上來到廣深,
不少清華校友看到這則新聞,
第一反應便是:
“一定給錢多”
不可否認,吸引高端人才當中,高薪是重要因素。記者發現,盡管南外高級中學和深圳中學這批新招教師的待遇沒有具體公布,但從深圳鹽田區和龍華區在中小學教師招聘上開出的薪資可以窺見一二。
例如,龍華區為本科生開出了年薪26萬+,研究生年薪28萬+,全日制博士獎勵20萬的待遇,而在其他的福利方面,則是“事業單位正式編制、落戶深圳、全年帶薪休假165天+”;
鹽田區的情況也十分相似,在今年其為招聘的20名中小學教師提供的待遇上,應屆本科畢業生首年年收入稅前約29萬元,碩士研究生年收入稅前約32萬元,博士研究生年收入稅前約33萬元。
清北學生教“大材小用”?
專家:科研是強項耐心細致未必是強項
此外,
除了意圖和待遇,
坊間討論的最多的莫過于:
清北學生來到中學教書會不會大材小用?
畢竟國家培養一個清北學生非常不容易,
來中學教書會不會浪費了呢?
此前,深圳中學校長朱華偉就曾表示,在他看來,基礎教育是人才成長的起點,青少年素質培養的根本在教師,最優秀的人才能培養出更優秀的人,真正的“大材”才能培養出“大才”。
“越來越多高學歷的人選擇來當中學老師,把自己所學所得教給祖國的下一代,這一定是‘大材大用’,對人民、對社會來說都是一件幸事?!敝烊A偉說。
不過,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廣州中學首任校長吳穎民卻認為:
“‘大材小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不僅是有可能‘大材小用’,也有可能存在‘適銷對路’的問題?!?/strong>
吳穎民認為,碩士、博士畢業生學問可能做得深,“但是他對教育有多少了解,對中小生基礎教育的課程有多少了解”,這一個了解的過程是需要時間的。
“關鍵是他們的動機和情懷”,吳穎民說,“如果說他們的動機是探索基礎教育人才培養的新路,通過他們的求學經歷去幫助基礎教育的中小學生,去幫助這些好的苗子,我認為是非常有意義的,我希望他們不是奔著待遇,舒適的崗位去,而是去挑戰自己?!?/p>
同時,在吳穎民看來,這些名校的優秀畢業生從事基礎教育工作有長處也有短處。“他們在科研方面是強項,但是像耐心細致的教育工作——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思維能力,處理學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惑方面未必是他們的強項”,吳穎民說。
此外,這些投身基礎教育的“大材”也讓師范專業的學生產生了危機感。
“可以明顯感覺到,很多人會覺得說今年找工作的難度比往年難了些,很多地方都在往外跑招高學歷人才”,華南師范大學應屆畢業生馬穎茵說,“(自己)會有一些焦慮,也想往好的地方去,但是前面與你競爭的人又那么優秀”。
清北頂尖人才做兩年就流失了
流失有很多種可能,高材生要做好思想準備
引入清北人才是第一步,
但是清北學生的考核指標是什么?
學校會如何壓擔子?
會不會做一兩年就跑了呢?
記者了解到,在廣東一些城市多年前也在北京頂尖學校招聘過一批名師,但是慢慢都流失了。
對此,吳穎民認為 :“人才流失有多種可能,一種是來到深圳后,通過逐步熟悉后,他們可能在其他地方找到更高的待遇,其他的地方才是他們真正的用武之地;第二,可能因為他們對基礎教育的了解不足,他們的滿腔熱情來了學校之后發現并不擅長,他們沒有高深學問可以研究,在一些重復勞動中可能會遇到困難打退堂鼓,這兩個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币虼?,在吳穎民看來,選擇基礎教育的這些高材生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
對此,你怎么看?
信息時報記者 晏文龍 實習生 張家偉
編輯:Raven
發表評論